時間:2016-11-08 11:24
來源:中國固廢網
作者:葉馨
由中國固廢網聯合E20研究院發起的“2016年度中國固廢行業企業評選”,現已鳴鑼開鼓。2016年,我國固廢行業新格局呈現出了怎樣的特點,哪些固廢企業在產業升級與轉型中保持了激流勇進,又是哪家企業獨占鰲頭?精彩結果將于今年12月在北京舉行的2016(第十屆)固廢戰略論壇上為您揭曉。
五維度+四化 力保全面準確公正透明
中國固廢行業企業年度評選,由中國固廢網聯合E20研究院發起,第一屆評選始于2008年,沿襲發展到2016年,已經是第九屆。
評選多維度、評委多元化、評選過程化、評選見面化、獎項個性化,第九屆評選將延續“多維度+四化”的原則,保證評選過程全面、準確、公正、透明。
評選多維度,主要是指從市場能力、投融資能力、生態化能力、品牌能力、企業家及團隊管理能力這五項能力即五個維度,按照量化指標與感知指標結合的形式,進行全面考察。其中,市場能力主要為量化指標,包括項目規模、項目數量及部分財務數據;投融資能力也是量化指標,主要考察能夠輔以典型案例的融資能力及資本運作能力;生態化能力的考察,則采用“量化指標+感知指標”的方式進行,量化的數字可以說明其踐行生態化循環理念的能力,感知指標主要指企業踐行生態化循環理念的典型案例;品牌能力為感知指標,包括打動人心的品牌體系,多渠道、多維度的品牌創建及傳播能力,公共關系能力與業務推廣能力;企業家及團隊管理能力主要為感知指標,涉及考察企業家的夢想、高度、胸懷等。
評選秉持“四化”特色——評委多元化,是指采用5大評審團隊,即E20評審團、行研評審團、專家評審團、媒體評審團和網絡評審團,以此來保證評選全過程及結果的準確公正;評選過程化,是指企業評選申報與評委評估持續進行;評選見面化,是指企業將與評委面對面地溝通,并集中評價;獎項個性化,則是指企業可以根據獎項類別和評選維度,自由申報相應獎項。
將實實在在的指標,放在“陽光下晾曬”。同時,依托E20環境平臺、E20研究院植根環保產業十余年在政策和產業研究領域的積淀與專業度,還有評審團對評選活動的支持,組織方將確?!?016年度中國固廢行業企業評選”的公信力和影響力。
五大獎項群雄逐鹿 揭示我國固廢行業新格局
“固廢行業十大影響力企業”、“固廢行業最具社會責任投資運營企業”、“固廢細分領域及單項能力領跑企業”、“固廢行業最具投資價值企業(分最具投資價值上市公司和最具投資價值新三板公司)”、“固廢行業最具實力/潛力的跨界企業”,第九屆固廢行業企業年度評選,將延續往屆評選對五大獎項的經典設置。
上述獎項,可以由五大方陣的評委根據五個維度,推薦企業為某類獎項的候選企業,或根據企業優勢特點提出新的獎項建議;企業也可以根據評選維度,按照自我推薦申報表的要求,提交申報資料,還可以根據企業自身特點提出個性化的獎項建議,并說明理由。同時,評委方陣還將組織見面會,與參評企業面對面溝通,集中評價。
2016年度中國固廢領域的歷史,將由哪些具有突出貢獻的企業書寫,哪些固廢企業能夠從評選中脫穎而出?有意參與評選的固廢行業優秀企業,即日起便可以登錄中國固廢網,上傳評選材料。關注中國固廢行業發展的各位有識之士,也可以登錄網站或微信客戶端,投出自己的神圣一票。
據中國固廢網最新統計,目前已經約有160家固廢企業參與本屆評選。包括網頁展示、微信投票、固廢熱點新聞盤點、企業互訪在內的一系列評選相關活動,已在線上線下同步展開。
解讀固廢行業年度熱詞 與優秀企業卓越同行
2016年,我國的固廢行業面臨著政府監管愈來愈嚴、競爭愈來愈激烈的發展態勢。政策、監管、競爭觸發多面效應,固廢行業在分享快速發展成果之時,也面臨著諸多的隱憂。危險與機遇并存,正不斷刺激固廢產業實現升級與轉型。
放眼細分領域,生活垃圾焚燒行業,正行進在前端分類、廠內分選及終端微循環的道路上,企業或打造固廢全產業鏈、或具備獨特核心價值、或以循環產業園為載體踐行固廢生態化;數量龐大的垃圾存量填埋場與有機廢棄物處理,正實現局部生態循環協同利用;封場填埋場則擁有修復再利用的市場前景;讓廢棄有機質回歸土壤,正在探索中實現突破;“危廢黃金時代”,則吸引了各路巨頭紛紛搶灘?!百Y產荒”,更助推“跨界”、“并購”、“整合”、“資本”、“藍色”、“生態化”成為了固廢行業的2016年度熱詞。
E20環境平臺的使命,是用平臺的力量助力環境企業快速成長,為生態文明打造產業根基,用產業的力量改變世界。這一使命,是E20一切業務組織的出發點。組織中國固廢行業企業的年度評選,正是基于這樣的使命與出發點。“2016年度中國固廢行業企業評選”將深度挖掘固廢行業轉型升級中的卓越企業,同時尋找固廢行業“黑馬”及優秀跨界者,促成固廢行業企業的卓越同行。
本次評選的最終結果,將于E20環境平臺12月份在北京舉辦的2016(第十屆)固廢戰略論壇上正式揭曉,敬請關注。
編輯:葉馨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