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rike id="fbt9v"></strike>

        <em id="fbt9v"></em>

              <thead id="fbt9v"><address id="fbt9v"></address></thead>

              <dl id="fbt9v"></dl>

                <p id="fbt9v"><meter id="fbt9v"><p id="fbt9v"></p></meter></p>

                  首頁 > 新聞 > 正文

                  李景明:農業農村領域碳排放如何核算?

                  時間:2022-05-26 14:25

                  來源:中國沼氣學會

                    在實現“雙碳”目標的過程中,農業農村領域的碳排放到底是什么樣的狀況?它有哪些核算方法?近日,農業農村部農業生態與資源保護總站首任首席專家、中國沼氣學會秘書長、全國沼氣標準化技術委員會秘書長李景明進行了《農業農村“雙碳”及減排固碳實現途徑與技術路線》主題分享,主要包括如下幾個方面:碳達峰碳中和概念、農業農村排放核算、農業農村領域減排固碳途徑、農業農村減排固碳途徑、農業農村減排固碳重點及幾點思考及建議等內容,指出“雙碳”目標下農業農村領域減排固碳工作的重要性及他對碳達峰碳中和工作的思考,并指出“雙碳”目標下,除了二氧化碳,我們也應該關注甲烷問題。

                    李景明秘書長指出,國際上總體對農業農村領域的核算方法分成了三大方法學,包括采用IPCC推薦的排放因子、采用IPCC推薦公式和本國特有參數核算排放因子、采用模型計算排放因子,主要介紹了農業農村領域碳排放源與吸收匯,我國農業農村如何應對氣候變化、主要的溫室氣體排放源與溫室氣體吸收匯等內容,并再此基礎上針對不同的排放源和吸收匯逐一介紹了農業農村領域碳排放的主要核算方法。

                    一、農業農村領域的碳排放源來自多方面

                  image.png

                    農業農村領域碳排放主要包括農業生產過程當中產生的甲烷和氧化亞氮等溫室氣體排放,以及農機具運行和農村生活所消耗化石能源形成的直接二氧化碳排放。但由于各種原因,目前農業農村領域的溫室氣體排放暫不包括農業生產活動中所使用的化肥、農藥、飼料等外部投入品生產,以及農業生產所使用的電力等導致的間接碳排放。

                    根據《2006 IPCC國家溫室氣體清單指南》,農業生產過程中的溫室氣體排放源主要包括10個方面,但中國政府提交給IPCC秘書處的國家溫室氣體清單報告中卻只包括稻田甲烷排放、農田施肥氧化亞氮排放、動物腸道甲烷排放、動物糞便管理甲烷和氧化亞氮排放、秸稈田間燃燒甲烷和氧化亞氮排放等五個方面(圖中左側黃色部分),而熱帶稀疏草原燃燒甲烷和氧化亞氮排放、有機土壤開墾氧化亞氮排放、土壤有機質分解氧化亞氮排放、石灰施用二氧化碳排放、尿素施用二氧化碳排放(即圖中右側綠色部分),由于目前排放源很小,加上很多數據難以獲得,排放因子還沒有辦法進行計算,因此到目前為止,中國政府提交給IPCC的溫室氣體清單里不包括這五個方面內容。

                    在農業農村領域,農村生活以及農機漁機生產過程中所消耗的大量化石能源所產生的直接二氧化碳排放,并不算在農業農村領域,而是由能源領域進行統一匯總來計算的。同時,對于農村建筑過程當中所形成的碳排放,則是由住建部門進行匯總的。因此,我們現在更多關注的是在農業生產過程中產生的二氧化碳、甲烷和氧化亞氮等溫室氣體的排放。

                    二、我國農業農村領域的溫室氣體排放不容忽視

                  1994年、2005年、2010年、2012年、2014年,中國政府先后向《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秘書處提交了5次溫室氣體排放清單。從排放清單可以看出,農業領域總的排放量相對穩定,基本是在8億噸上下浮動。但是相對于全國的排放比例,全國的排放數逐年增高,且幅度較大。在農業相對比較平穩的狀況下,整個農業活動的碳排放所占的比例逐漸降低。在整個排放過程當中,農業生產里的甲烷和氧化亞氮排放占比仍然較大,分別占全國甲烷和氧化亞氮排放的41%和59%。

                  image.png

                    關于傳統化石燃料使用過程中的純二氧化碳的排放大概是這樣的:2015年農機漁機等生產用能消耗了約8680多萬噸的標煤,農業生活用能消耗將近2.5億噸標煤,折合溫室氣體是8.75億噸二氧化碳當量。把農村生活產生的二氧化碳排放與農業生產產生的溫室氣體排放相疊加,農業農村領域的整個碳排放總量約為17億噸二氧化碳當量,占全國總量的15%左右。也就是說,現在全國總的每年溫室氣體排放大概在120億噸二氧化碳當量上下。

                    三、農業農村領域既有碳源也有碳匯

                  image.png

                    在農村農業領域,既有二氧化碳、甲烷、氧化亞氮的排放,他們可以稱之為碳排放源,但也有大量的碳匯基礎。所以統籌調整農業生產方式和結構,一方面可以減少碳排放源的數量,另一方面也可以大幅度增加農業生產過程的碳匯,逐步實現農業農村內部的碳中和,為全國的碳中和做出更大的貢獻。

                    1、溫室氣體排放源

                    甲烷

                    在溫室氣體排放源中,甲烷的排放源包含了稻田的甲烷排放與家畜腸道甲烷排放。反芻動物甲烷排放與畜禽糞便在堆放過程中形成厭氧環境產生的甲烷排放量都是比較大的。

                    氧化亞氮

                    農業活動產生的氧化亞氮排放主要來自農田施肥和糞便堆放。由于氮素多以銨態氮形態存在肥料和糞便中,在施肥或堆肥過程中,銨態氮與微量氧氣通過硝化作用產生硝態氮,硝態氮通過擴散進入周圍厭氧區域發生反硝化作用,釋放氧化亞氮。它對溫室氣體的貢獻率相較于二氧化碳,是265倍,所以氧化亞氮的排放溫室氣體效應還是相當的大。

                    二氧化碳

                    在農業生產過程中,各類機械設備、種植養殖用能設施以及農村生活中的炊事、取暖、洗浴、照明等,都需要花費大量的化石能源。這些化石能源所排放的二氧化碳基本上是純的二氧化碳?;茉炊际怯商細浠衔锝M成的,燃燒時會釋放二氧化碳,使大氣環境中二氧化碳濃度增加。

                    2、溫室氣體吸收匯

                    農田碳匯

                    在碳匯方面,農田土壤作為根茬、秸稈、畜牧糞便等農業廢棄物的消納地,可以把一些有機碳儲存在土壤當中發揮碳匯的功能。當然,如果耕地過度開墾使用,又會使土壤中大量的有機碳礦化分解為二氧化碳又排放到大氣當中,反而容易出現碳失衡的狀態。因此,對于過度的開墾或者說頻繁的深耕,我們應該盡可能避免。

                    漁業碳匯

                    漁業碳匯主要說的是我們在生產一些貝類產品的時候,可以吸收水體和空氣中的二氧化碳,形成顆粒的有機碳,變成碳酸鈣的貝殼。在生產貝殼過程當中,可以將之從水體中撈走,再讓水體生產新的貝類,吸收更多水體和空氣中的二氧化碳。在這一過程中,我們也稱之為可移出的一種碳匯。

                  12

                  編輯:王媛媛

                  • 微信
                  • QQ
                  • 騰訊微博
                  • 新浪微博

                  相關新聞

                  網友評論 人參與 | 條評論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

                  010-88480329

                  news@e20.com.cn

                  Copyright ? 2000-2020 http://www.otokusite.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國固廢網 版權所有

                  黄片呜呜呜呜呜呜呜呜av,国产福利青青av一区,久色精品视频免费观看1,亚洲精品无码专区中文字幕蜜芽

                    <strike id="fbt9v"></strike>

                        <em id="fbt9v"></em>

                              <thead id="fbt9v"><address id="fbt9v"></address></thead>

                              <dl id="fbt9v"></dl>

                                <p id="fbt9v"><meter id="fbt9v"><p id="fbt9v"></p></meter></p>